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5-0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
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组织行为学”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统设必修课,它从个体、群体、组织和领导等方面,重点系统地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地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要求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在学习与理解过程中,还要注意本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现代管理中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构架,并能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当中。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由于组织行为学理论方面的学派较多,观点也比较复杂,我们只能从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比较成熟的理论学派来进行介绍。同时为了避免与管理学基础等课程相关内容的重复,故对一些章节进行了调整,并打破了以往按篇章划分的方式,尽量突出其使用性。因此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个体行为、激励、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组织发展与变革等几个方面。
三、教学层次
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一般了解、了解、掌握、重点掌握等四个层次要求。属一般了解层次的,不作考试要求;属于了解层次的,考试时所占份量较轻;属于掌握和重点掌握层次的,是我们考试的重点,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重点掌握。
四、教学进度安排
本课程学时和学分:本课课内学时为72,其中电视课6学时,录音课9学时,网上辅导3学时,4学分;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
教 学 内 容 |
学时 |
一 |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4 |
二 |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4 |
三 |
第二章 个体行为 |
4 |
四 |
第二章 个体行为 |
4 |
五 |
第三章 激励 |
4 |
六 |
第三章 激励 |
4 |
七 |
第三章 激励 |
4 |
八 |
第四章 群体行为 |
4 |
九 |
第四章 群体行为 |
4 |
十 |
期 中 复 习 |
4 |
十一 |
第五章 领导行为 |
4 |
十二 |
第五章 领导行为 |
4 |
十三 |
第五章 领导行为 |
4 |
十四 |
第六章 组织行为 |
4 |
十五 |
第六章 组织行为 |
4 |
十六 |
第七章 组织发展与变革 |
4 |
十七 |
第七章 组织发展与变革 |
4 |
十八 |
总 复 习 |
4 |
|
总 学 时 |
72 |
五、教学媒体
1、文字教材:主教材是《组织行为学》(孙成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音像教材:配合学员学习,录制了9节录音课,内容是按文字教材章节顺序对重、难点问题的讲解和对某些学习方法的提示;同时还录制了6节电视课,内容是教学案例和专题,结合社会实践中的例子,帮助学员消化重要的组织行为学理论。
3、直播课堂:本学期安排3次直播课堂节目,就学习方法和教学内容做适时指导。
4、网上教学:在网上(www.open.edu.cn)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布置日常作业和进行作业指导等。网上教学内容原则每六周更换一次。
5、电话答疑:本课程中央电大主持教师是王承先,联系电话为:010-66412233-1207。
6、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主要解决师生不能直面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E-mail地址:wangchx@crtvu.edu.cn
六、教学及其实践环节
1、自学。即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教材和收看电视课来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强调
自主化学习是开放教育的基本特点。
2、组织学习小组并经常进行学习讨论。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也
要注意激发学生在一起学习时相互鼓励、互相启发的作用。应组建大小不等的学习小组,结合我国企业组织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3、辅导。即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由教师进行适当的面授辅导,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这部分辅导一般以占总学时数的1/3为宜,但鉴于“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各试点电大应根据学习者的基础、理解能力、学科背景的差异安排不同课时的面授辅导。其他辅导形式如电话答疑、网上教学、直播课堂等,则偏重于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和学习时如何把握重点等进行辅导。
4、作业。本学期安排6——8次作业,其中由中央电大集中布置3次,其余由试点电大教师安排。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地完成,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并据以评定成绩。
5、教学研讨。由中央电大组织试点电大的有关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既要讨论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前者主要为平时作业,后者为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平时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80%。